资讯中心

中国医药服务外包市场2020年或达到1万亿美元

记者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上调查得知,信息化在医药服务外包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专家认为,中国医药服务外包领域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中国医药服务外包须加快转型。

  病人无须到拥挤的医院排队就诊,只须坐在家里,就可得到医生的远程监护和指导,病人也可将自己的症状第一时间通过信息系统反馈给医生。

  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医药专家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医药服务外包的现代化场景。

  其实,这种就医方式并非想象,而是已经成为了现实。不过,有些遗憾的是,这种模式目前更多见于欧美发达国家,而在拥有庞大病患人群的中国,却远未成为现实。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让就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医生不再抱怨病人太多,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病人也无须抱怨看病难、排队累、时间长、医生不够耐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医药服务外包在经历一场转型与创新。

  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医药产业潜力巨大,而医药服务外包更是未来服务外包的高增长点。相关机构预测,2020,中国医药服务外包市场将由2011年的3300亿美元增长到1万亿美元。

  不过,要做好这块巨大的产业蛋糕”,还需要更多想象力。创新和灵感是医药服务外包最重要的两个核心词。剑桥大学医院联盟(CUH)国际合作主席泰克斯·考特斯告诉本报记者,“国外的医疗治疗方案,然后患者就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按照医生的要求来进行康复锻炼了。而医生也可在这个系统上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控,并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作出指导和调整。这为患者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就医时间,从而使就医变得高效。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信息化将给予医药服务外包以无限想象和发展的空间。

  医药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包括剑桥大学医院联盟在内的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已经带着它们的先进理念来到了中国。泰克斯·考特斯说:“我们希望尽可能了解中国需求,与中国相关部门一起讨论和创造对中国有用的、可操作的管理模式。

  不过,在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大潮中,中国医疗仍有不少地方尚待完善。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认为,中国医药服务外包领域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很难在技术上搭建起现代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孟冬平说,在中国,整个信息的支撑和运用还处于基础阶段。虽然少数医药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但由于大部分企业还未达到这一水平,因此企业之间没有信息共享,以致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空间很有限。

  孟冬平举例说,国内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库后,信息流基本上就断了。一些企业所具备的所谓的现代医药物流,其实严格意义上也仅仅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化、自动化操作,而处于药品终端的医疗服务市场则成为边缘地带和信息孤岛。生产企业、流动企业、医院等终端市场,这三者之间相互孤立,且是单一的贸易关系。而在成熟的发达国家,医药电子商务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孟冬平说,多年来,在发达国家,从供应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都通过网络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数据的传递快捷、准确。在整个市场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水平都非常高。中国的医药信息化水平不仅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就是和国内其他成熟产业相比,也存在着发展水平低下现象,这严重阻滞了产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孟冬平说。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2-11-07 16:33:05  【打印此页】  【关闭

关于渤腾

联系方式

地 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图路300号
QQ:263541193
电话:(+86)13524892556
邮件:sales@potentpharm.com